日本45人的小公司 靠一颗螺母垄断全球市场

如今高铁已经正式进入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,虽然高铁的速度很快,但高铁仍是这个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之一。

您可知道,高铁之所以能够如此安全,其中高铁上的一种螺母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高铁因为速度快,列车和铁轨不断接触,会产生强烈的震动冲击,普通的螺丝和螺母在高速冲击下很容易松动,一旦螺母松动,后果不堪设想。因此,高铁对螺丝和螺母的要求非常高,在这种背景下,永不松动的螺母变应运而生。

全世界生产高端永不松动螺母的企业是一家日本企业,这家企业就是日本的哈德洛克工业株式会社,哈德罗克生产的永不松动的螺母在国际市场上占据垄断地位,目前,它的客户已经覆盖了铁路、航空、航天、医疗等多个领域,并且这个范围还在不断扩大。

在我们的印象中,能够为全球各大高铁供应零部件的公司即使不是大型跨国公司,那至少也应该是一个规模巨大的集团公司。但事实上,日本的哈德罗克公司只有区区45名员工,而这家公司的产品也少得可怜,只有三种,和寥寥几种产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这家企业获得的大奖不计其数。

一个只有45人的小公司,一个只生产螺目的公司,是如何做到垄断全球市场的呢?

这就要从他们公司传奇的创始人若林克彦说起。若林克彦是一个发明家,供职于鼎鼎大名的富士精密公司,有一次,在国际工业博览会上,一家展会上的螺母引起了他的注意,这个螺母可以防回旋,但因为结构复杂,价格昂贵,不具有市场潜力。

若林克彦决定改造这个螺母,经过几年不懈的研究,若林克彦终于研制出一种结构简单的防回旋螺母,这就是今天永不松动螺目的前身“u螺母”。螺母生产出来后,在若林克彦的积极推销下,市场认可度很高,为此,若林克彦还打出了永不松动的广告。但事与愿违,u螺母由于自身设计有缺陷,并不能完全保证永不松动,为此,若林克彦还因为虚假宣传吃过官司。痛定思痛,若林克彦决定研制出一个真正的永不松动的螺母,为此,他毅然从富士精密公司辞职,而作为富士精密的创始人,他辞职的时候没有从富士精密拿一分钱,只是每年收取3%的u螺母专利费。

辞职后的若林克彦专心致志研究新的永不松动螺母,它反复研制了很多改良品,但不是这方面有缺陷,就是那方面有问题,总之,没有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。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,偶然一次机会,若林克彦从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榫头上得到灵感,发明了螺母中增加榫头的永不松动的螺母。

谓楔形结构,是在一个螺丝钉上使用呈“凹”“凸”形状的两种螺母。下方呈凸状的螺母,在加工时中心稍许错动(偏心加工),起到楔子的作用。上方呈凹状的螺母,则不作偏离中心的加工(圆形加工),于是形成了锤子揳打楔子的功能。如图所示,这样的两个螺母合二为一,松动问题就迎刃而解了。并且由于两个螺母之间的咬合非常紧密,几乎是处于融为一体的状态,因而不管碰到多大的外力或者冲击,两者都会“不离不弃”,紧紧贴合在一起。

这个发明研制成功后,因为结构复杂,其成本要比一般的螺母高至少30%,很多企业都不愿意使用。若林克彦苦苦思索,究竟如何才能打开市场销路,后来它把永不松动的螺母的市场定位为,那些螺母松动就增加螺栓负担, 最后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公司,而在这方面铁路公司显然是非常适合的。

于是若林克彦决定从铁路公司打开突破口,在他的努力下,一家铁路公司终于同意购买他们的产品。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,这家铁路公司采购后,由于这个螺母实在是太强大了,原来铁路公司的日常维护的工作量大大减少,随之带来就是养护成本的下降。有了这家铁路公司做示范,很多铁路公司纷纷购买他们公司的产品,后来日本的新干线也正式使用他们的产品,再往后,澳大利亚、英国的高铁公司也开始使用他们的产品。

可能有人会认为,一个螺母能有多大科技含量,买一个回去拆解几次,原理不就弄明白了。说得完全没错,其实不用拆解,人家哈德罗克公司早就把技术原理公诸于世了,但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螺母,全球做得最好的只有日本这一家企业,别无分店。正验证了那句话,一直被模仿,从未被超越。

为什么看似简单的小小螺母,却不能够模仿呢?事实上,市面上也不乏仿制品,但仿制品一旦进行震荡实验,假产品立马露馅,哈德罗克公司的螺母是唯一永不松动的螺母,看上去很简单的凸凹形状, 实际上设计精确到了以微米为单位。利用特殊的模具和特殊机械,能够实现大规模生产。纵然模仿出了外表的形状,内在的技术诀窍却难以山寨。哈德罗克公司在官网上说,我们常年积累的独特技术和诀窍,对不同的尺寸和材质有不同的对应偏芯量,这是HL螺母无法被模仿的关键所在。

日本的企业有一个特点,就是小而精的企业特别多,很多小企业都是一辈子只做一件事,一个产品,像哈德罗克公司一个螺母做了几十年这样的事情在日本很多,很多日本小公司都是家族式企业,这些家族企业很多都是百年老字号企业,家族里祖祖辈辈都在做同一件产品,但却从不扩大规模,只想着把一件产品做好,一辈子做一个产品,人家能不专业吗?

日本这种精神在我们看来,就是一根筋,但日本就是凭借这种精神,拿下了国际上很多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,这些企业的名字我们可能连听都没听过,但却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。